English | 中文 | 旧版
  • 意见建议信箱
    如果您对学院工作有什么意见、建议,请写邮件至: cufelawyjjy@163.com
  • 2022届本科生毕业生代表姬咏伽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:回望过去 面向未来

    发布时间:2023/07/03

    尊敬的各位老师、来宾,2023届毕业的同学们以及已经毕业的老同学们:

    大家下午好!我是2018级,也是2022届毕业的本科生姬咏伽,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全体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这里发言,也非常激动,时隔一年又一次返回母校,又一次见到亲爱的老师们,又一次吃上南路食堂的香锅,以及又一次坐在104赶了一会儿我的期末论文。

    和已经发言的2023届毕业生代表不同,我已经毕业一年了,甚至即将在明年6月迎来我的研究生毕业典礼,处在这个中间的位置,回到母校,站到这个台子上,心绪是不同的——或许刚毕业的激动感觉少了很多,也没有那么强烈的离别苦楚;更多的,是游子在外数年,又回到家和亲人团聚的温暖和舒适。我总和朋友讲:读研之后,对于新的学校,似乎我始终没有和她建立起很深的情感,即便已经在那儿度过了一年。我称呼新学校仍是直呼其名,但称呼中财,总是叫她“我们学校”“咱们学校”。“回”中财、“去”读研,一个是回,一个是去,哪里是家,不言自明。

    来之前,我问朋友,这是我第一次作为员工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,我应该讲点儿什么比较好。朋友说,就感谢呗,感谢父母、老师、同学,感谢母校、社会、人民。我说这太俗套了。要创新,我们中财的校训是忠诚团结求实“创新”。创新非常重要。但是我思来想去,觉得自己想说的,归结起来,不过也还是感谢、感谢、感谢。看来不是前人发言不懂创新,而是“感谢”是此时此刻任何发言者的唯一心意。

    首先,要感谢学校。感谢她的小巧精致,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,让同学与同学、同学与老师之间,关系无比亲近,从不知距离是何物;感谢她卷的氛围,让我们时刻push自己,去做更多、学更多、体验更多,扩展能力的边界,探索时间利用的极限。

    其次,要感谢学院。感谢这里丰富多元的课程设置,让我们可以既学法律、又知财经,既掌握传统领域的基础知识,又能在叠出的新研究方向中跟上潮流,在后续的求学和求职过程中更有竞争力、更从容且自信;感谢这里丰富的学术活动:讲座论坛工作坊,让我们见识各路大咖,观点碰撞,启蒙思维;大创模法挑战杯,让我们先知后行,行知合一,锻炼本领,提升能力;感谢这里包容开放的氛围,让每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获得资源与机会发挥所长。

    我还要感谢所有亲爱的老师们,他们不仅学术能力一流,名字频频出现在各大法学期刊上,令人敬仰佩服;而且耐心细致,言传身教一丝不苟,即便是毕业后,仍然可以做我们生活的好友,为我们指点迷津,引导方向。

    当然,还要感谢我所有22届以及23届的同学好友,我们一起迎接了过往四年每一次学业和生活上的挑战——体测、民案、期末周;金双、辩论、合同法,每每想起仍然历历在目。虽然今天大部分22届同学没有到场,遗憾未能团聚,但,正是他们的关爱和支持给予了我在中财生活的全部底气,创造了四年所有的乐趣。没有他们,我一定是另一个模样。

    最后,可能我还要感谢这个社会,这个大的集体,以及这当中的每一个人。今年是幸运的一年,是三年防疫告一段落、恢复正常生活、在公交地铁上摘下口罩呼吸的第一年;是生活又入正轨,同学们可以穿上学位服在毕业典礼上凑齐一张宿舍合影的第一年。过往的三年教会了我什么是不确定性,什么是整体与部分、什么是个体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。让我思考如何做一个自己,如何做一个社会人;如何自己独处,又如何与别人共生;如何参与社会讨论,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,同时又积极拥抱他人多元的意见,有时甚至是冒犯性的言论。一年两年三年,是我的内心不断构建、认知不断成长的过程。也是我坚定做一个法律人,追求不断修正的正义目标,期待作出更多回馈与贡献的过程。

    回望过去,心怀感激,但也总要面对未来,燃起激情,面对未知。鲍勃迪伦的歌里唱到“时代在变”,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劝诫大家“虚心若愚、虚怀若谷”,而殷秋实老师在民法总则最后一课的最后一张ppt上用一种我不会的语言告诉大家“法律是善良与公正的艺术”。如果将这些都串联起来,我想说:祝愿每一位亲爱的同学都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里,Stay Hungry,Stay Foolish,心怀法律人的善良,并能成为一名自己生活的艺术家。

    最后的最后,祝愿各位无论去向何处,今后一切顺利,常聚会,常见面,谢谢大家!

    文/姬咏伽

    审/陈   诚

    分享到: